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談川普勝選:THIS ISN'T ABOUT ANTI-TRUMP


前言
在第十週課堂討論談到了多元化與性別的議題(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s & Gender Issues)
以下針對課堂上所提及的內容與個人想法,與在美國才剛落幕不久的總統大選一事相提並論,探究其中的關聯性。

即將入主白宮的下任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川普的勝選跌破了不少人眼鏡,或許事後諸葛他的勝選原因背後可從社會學或政治學角度深掘,有其脈絡可循,但這裡我所欲談論的,並非政治正確與否,而是川普在作為一名共和黨總統參選人至總統候選人期間,在其身份地位下透過公開管道所發表之言論,而社會回應所代表的意識形態。無論是公開地針對墨裔移民將大多數的他們貼了等同於毒品、犯罪甚至是強暴犯的標籤。或是穆斯林、猶太人也在川普選舉操作下成為祭品。



“When Mexico sends its people, they're not sending their best. They're not sending you. They're not sending you. They're sending people that have lots of problems, and they're bringing those problems with us. They're bringing drugs. They're bringing crime. They're rapists. And some, I assume, are good people.”



  •  Muslin Database : 新聞指出川普揚言限制伊斯蘭教徒入境及強制控管在美穆斯林之行蹤。
         (註:美政府自911事件其實已有一定程度控管)
  •  Anti-Judaism : 川普在推特發布了一張批評對手是史上最貪污的參選人其中用了猶太文化的象徵大衛之星(Star of David),被指控反猶太人。
          (註:CNN TOPIC:Trump tweets image depicting Clinton, cash and the Star of David)



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川普對於女性的作為及言論,在其參選期間不僅有多件性騷擾指控、對女兒“性吸引”的評論、在辯論會後對女主播的嚴重言語影射以及遭各界所撻伐的過去針對女性的評論影片,即便後來川普聲稱那只是更衣室談話(Locker room Talk)。

“She gets out and she starts asking me all sorts of ridiculous questions," Trump said in a CNN interview. "You could see there was blood coming out of her eyes, blood coming out of her wherever. In my opinion, she was off base.”

這些言論及行為不止是作為彰顯其個人想法或者風格的媒介,重要的是在這樣赤裸的證據曝光下,美國社會又怎樣地去回應這樣的一位重要人物,畢竟現在站在螢光幕前的是未來可能勝選繼任的總統候選人不是嗎?在這樣的行事風格所塑造出的總統候選人,大眾還能接受嗎?假使時至今日,川普敗選了,社會所檢討揶揄的會是"Donald Trump, a failed presidential candidate, a racist and a sexist"。但現實上並非如此,川普最後還是贏了大選,這實在讓人好奇,這是很單純的如他人所譏諷“瘋子vs騙子”的選擇題嗎?

無論川普的言論行為在打這場選戰當中,是否只是一場戲?為了政治行銷,不惜挑撥族群、性別的對立?或許自始至終,這根本就是不同層面的問題。畢竟我們無法分辨川普支持者支持的原因的邏輯,到底會不會因為其言論行為而轉為不支持?或是因為其言論行為而後支持或者更支持?還是或許本來就死忠支持所以他的作為為何根本無所謂?但單就他的勝利讓其支持者合理化他的行為而衍生追隨者動亂的潛在危機,這代價應該很難估計。如果今天站在純政治的角度來看,選誰本質上是賭博,你怎麼能確定你神聖的一票落在了對的人身上?所以也就只能每個人各憑本事判其喜好了不是嗎?如果今天站在認同“多元化及性別差異議題”是某種文化程度的指標來看,川普勝選背後的意義還會相同嗎?現在難以定論的是,到底是"Make America Great Agian!"還是"Make America Back Again!"

此外,課堂所提及的交響樂團徵選將觀眾矇眼的實驗套用到這場選舉的結果會是如何?也令人感到好奇。

我認為,或許多元化與性別差異的議題是以"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為目標,讓社會在文明化的過程當中,試著接納人本的各種不同,弭平無論先天或是後天的個體、群體差異所帶來的不合理待遇,然而這個目標不會有其終點,不論是我在課堂中所聽聞的、現實生活中所體認的,或是看看台灣現在社會的同性婚姻法議題,都是一條艱辛漫長的路。

No.12: 周書田 沈慶霖 張鈞宏 林子群 林宇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