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從電影《惡魔教室》看團體行為

本周主題論及「團體」,讓我想到一部德國劇情片《Die Welle》,中文片名《惡魔教室》。改編自1967年羅恩‧瓊斯在美國加州一所學校進行與法西斯主義有關的社會實驗所形成之第三浪潮;而電影則將場景搬到了德國,年輕的高中老師Wemger原本想教無政府主義的課程,卻因為被同事捷足先登只好轉授獨裁政權。


















第一堂課,Wenger在黑板上寫下「Autokratie(即獨裁之意)」讓學生發表看法,他發現很多學生對於德國是否會再次回歸獨裁嗤之以鼻,認為納粹的歷史不會重蹈覆轍,多數是為了學分才來選修這門課,於是Wenger決定進行一個實驗:他將學生的課桌椅重新排列,誘發學生說出集權主義所應具備的元素,藉此訂定了新規則,例如稱呼他為Mr.Wenger穿著統一服裝、投票選出這堂課的組織名稱為「浪潮」且設計專有圖騰,Wenger還要求學生雙腳用力踏步,鼓舞學生將樓下的無政府主義踩在腳底下。起初,選修課程的學生因為新鮮感而聚集,後來竟型塑成一股「同仇敵愾」的氛圍而產生排他性,甚至吸引更多學生加入組織,並以Wenger為唯一領導者原先持實驗心態的Wenger,面對學生無盡崇拜下也不知不覺走火入魔,透過言論煽動將組織情緒推及最高點。但在一次游泳池事件中,Wenger驚覺這個實驗必須停止,他召集所有「浪潮」成員發表解散演說,其中較為激進的因無法接受而飲彈自盡,Wenger也因此被送上了警車。


















團體可以是一群人的正向成長,卻也可能成為向下沉淪而不自覺的深淵。青少年時期,同儕壓力從眾行為時常會改變一個人的態度、舉止,在班級中不受歡迎的那個會成為全班排擠的對象,久而久之造成自我意識的弱化和盲目追隨,缺乏獨自判別的能力導致心理失調。
歸屬感」是青少年不斷尋求的認同希望在過程中可以找到自己的樣子,他們需要知道自己屬於哪個團體,一個人的勢單力薄,如果能夠將自己置放在某個團體中,團體給予的力量會讓青少年產生安全感,但在青少年時期也是最容易迷失的階段,倘若為了追求認同感而走上歧路,對於日後人格養成會有極巨大的影響。

因此,學校應重視青少年時期的生命教育,除了注意學生之間人際的關係互動,學生的個人情緒方面也需要獲得關心,或許青少年人格的組成還包括原生家庭、愛情等其他情感,但學校是學生社會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減少在課業成績上的斤斤計較以積極正面的角度鼓勵學生成長,看到每個學生的人格差異並因材施教,才是教育應該前進的方向。

















參考資料:

1.惡魔教室: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3%A1%E9%AD%94%E6%95%99%E5%AE%A4
2.生命教育─Love yourself, Love your life!!:http://guidance.heart.net.tw/prm13.shtml

BY. 第11組:楊適戬、黃絜、林品瑄、黃宣宸、賴彥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