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從電影<實習大叔>看團體發展五階段


 團體發展的五階段
     
  1.形成期(forming stage):團體的目標、結構與領導的從屬關係十分不穩定
  2.
動盪期(storming stage):團體內仍存在著衝突的階
  3.
規範期(norming stage):團體凝聚力增強,團體成員發展較密切關係的階段
  4.執行期(performing stage):團體的結構完全發揮其功能。團體的力量轉移到執行任務,注重工作績效上
  5.
解散期(adjourning stage):團體準備解散,追求高任務績效已不再是首要目標。取而代之,成員都將注意力放在結尾工作上

 團體發展五階段的討論

   
   理想:團體發展經由第一到第四階段的演變,應是愈來愈有效能。但不一定每次皆成立,影響團體效能的因素比團體發展的模式要複雜得多,而其中像高度衝突有助於團體績效的提升。團體成立的過程不是都是依照順序發展的,有些階段會同時發生或有可能會退回前面的階段發展。

實習大叔

階段分析
1.形成期
起初的團隊任務-程式設計遭到其他隊員的質疑、不信任,所以沒有很好的決策

2.動盪期
團隊任務魁地奇,一開始因互相猜忌所以大比分落後,但最後開始信任彼此而逆轉勝

3.規範期
比賽過後團隊隊員彼此信任對方,並開始懂得聆聽對方的心事、了解彼此
4.執行期
最後,贏得了程式設計的冠軍,並拉到了最多的贊助,贏得了google的正職

5.解散期
目標達成-Google正職

資料來源:
http://ming-ta-wu.epage.au.edu.tw/files/14-1380-46451,r109016-1.php
圖片來源:
http://jordan6208.pixnet.net/album/photo/218457356
http://imgapi.nownews.com/?w=640&q=80&src=http%3A%2F%2Fs.nownews.com%2Fe7%2F41%2Fe741bf6e63595ea3d8102416eda1238e.jpg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321/9110165670_bd77311d00.jpg
https://martinliebermandotcom.files.wordpress.com/2013/06/the-internship-club.jpg
https://flipermag.com/wp-content/uploads/2013/06/new_im.jpg
                                    第五組:蔡承霖、周天心、蔡昀庭



從電影《惡魔教室》看團體行為

本周主題論及「團體」,讓我想到一部德國劇情片《Die Welle》,中文片名《惡魔教室》。改編自1967年羅恩‧瓊斯在美國加州一所學校進行與法西斯主義有關的社會實驗所形成之第三浪潮;而電影則將場景搬到了德國,年輕的高中老師Wemger原本想教無政府主義的課程,卻因為被同事捷足先登只好轉授獨裁政權。


















第一堂課,Wenger在黑板上寫下「Autokratie(即獨裁之意)」讓學生發表看法,他發現很多學生對於德國是否會再次回歸獨裁嗤之以鼻,認為納粹的歷史不會重蹈覆轍,多數是為了學分才來選修這門課,於是Wenger決定進行一個實驗:他將學生的課桌椅重新排列,誘發學生說出集權主義所應具備的元素,藉此訂定了新規則,例如稱呼他為Mr.Wenger穿著統一服裝、投票選出這堂課的組織名稱為「浪潮」且設計專有圖騰,Wenger還要求學生雙腳用力踏步,鼓舞學生將樓下的無政府主義踩在腳底下。起初,選修課程的學生因為新鮮感而聚集,後來竟型塑成一股「同仇敵愾」的氛圍而產生排他性,甚至吸引更多學生加入組織,並以Wenger為唯一領導者原先持實驗心態的Wenger,面對學生無盡崇拜下也不知不覺走火入魔,透過言論煽動將組織情緒推及最高點。但在一次游泳池事件中,Wenger驚覺這個實驗必須停止,他召集所有「浪潮」成員發表解散演說,其中較為激進的因無法接受而飲彈自盡,Wenger也因此被送上了警車。


















團體可以是一群人的正向成長,卻也可能成為向下沉淪而不自覺的深淵。青少年時期,同儕壓力從眾行為時常會改變一個人的態度、舉止,在班級中不受歡迎的那個會成為全班排擠的對象,久而久之造成自我意識的弱化和盲目追隨,缺乏獨自判別的能力導致心理失調。
歸屬感」是青少年不斷尋求的認同希望在過程中可以找到自己的樣子,他們需要知道自己屬於哪個團體,一個人的勢單力薄,如果能夠將自己置放在某個團體中,團體給予的力量會讓青少年產生安全感,但在青少年時期也是最容易迷失的階段,倘若為了追求認同感而走上歧路,對於日後人格養成會有極巨大的影響。

因此,學校應重視青少年時期的生命教育,除了注意學生之間人際的關係互動,學生的個人情緒方面也需要獲得關心,或許青少年人格的組成還包括原生家庭、愛情等其他情感,但學校是學生社會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減少在課業成績上的斤斤計較以積極正面的角度鼓勵學生成長,看到每個學生的人格差異並因材施教,才是教育應該前進的方向。

















參考資料:

1.惡魔教室: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3%A1%E9%AD%94%E6%95%99%E5%AE%A4
2.生命教育─Love yourself, Love your life!!:http://guidance.heart.net.tw/prm13.shtml

BY. 第11組:楊適戬、黃絜、林品瑄、黃宣宸、賴彥合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團體中的從眾行為

團體中的從眾行為

當你心中有一正確答案,但是在你前面回答的人都是回答另一選項,此時你會繼續堅持自己內心的答案嗎?你要「做自己」回答自己所確定的答案,還是會跟隨前面的人回答,又或是想也不想直接跟著大家走呢?

什麼是從眾行為(bandwagon effect)


從眾行為又被稱為樂隊花車效應,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

從社會心理學解釋從眾行為

從眾行為在社會心理學中又被稱為「遵從」(comformity),是指個體改變行為,以符合一個社群的常模,即使自己不相信其他人所選的答案,但是感受到必須與團體一致的壓力,所以就選擇和其他人一樣的答案,此時從眾行為就是一種『個體試圖用來解除自身與群體間衝突,增加安全感的手段,以求得心理上平衡的手段。』。
l   從眾可分為3
1.      口服心不符的從眾:並非發自內心的認可這樣的行為,但是屈於外界壓力只好表現出符合外界要求的行為,其實的內心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2.      心服口服的從眾:指個體除了行為上的從眾,還發生了信念上的改變,由衷地認為群體的意見是正確的。
3.      完全隨大流,談不上服不服的問題。

從眾行為到底是好是壞?

Ø   優點:
1.      團隊容易達成共識,凝聚力高。
2.      團隊會花較少的時間做出決定,所以效率高
3.      避免發生衝突
Ø   缺點:
1.      少數人的聲音不容易被聽見
2.      因為沒人提出異議而容易造成決策錯誤
3.      團體裡的成員若有人口服心不服會造成心理不平衡而對此團隊失去熱情。
4.      團隊裡的成員會漸漸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

如何解決從眾行為?

從眾行為主要是因為看到其他人發表意見所以才會跟著回答,所以要解決從眾行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在表決的時候讓大家「看不到別人也讓別人看不到自己」,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採取私下個人訪問或是採取匿名的方式,這樣就可以根據內心所選的答案下去回答,畢竟也沒有人的答案可以參考。

生活中的從眾行為—大學生活

ü   舉手表決時:在大學時,每次要舉手表決時,有時候我們會先看旁邊或是整體的人有多少人舉手,再決定要不要舉手,當你發現人數極少時,你就會選擇不舉手,即使你內心是想選那個選項的。
ü   出遊:當社團或是班級要出去遊玩,你卻因為缺錢、報告等原因不太能一同出遊,但是當你是唯一幾個不出去玩的,你就會猶豫如果我不去是不是很不合群、會不會被排擠等問題,到最後就有可能會決定一起出遊。
ü   流行物品:當你身邊的同學或是室友都買了一項東西,他們都覺得那樣東西很好用、很值得,可是你卻認為那沒甚麼浪費錢而已,但是內心會掙扎說大家都有只有我沒有,我會不會被討厭或是跟他們談不上話來,而導致最後也跟著買了那樣物品。

結語

我們在生活在不同大大小小的團體裡面,從眾行為是很容易碰到的問題,有時候我們自己正在做出從眾行為但卻沒發現,從眾行為在團體生活中是必然的,它有好有壞,我們要學習如何在團體生活中表達自我,才不會最後因為從眾行為而迷失自我甚至是失去自我

第六組:張簡佩珊、李宜芳、劉婷葦、林怡廷、劉芷萱

資料來源:
從眾、順從與服從
從眾心理-缺乏主見
圖片來源: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盲目」服從權威,遵守或反抗?

「盲目」服從權威,遵守或反抗?

前言
  在社會上有各式各樣的團體,而我們或多或少在這其中扮演了一些角色,像是大學中某堂課的小組成員、街舞社的社長等等。在團體中會有領導者和底下的成員,成員都會有所認知我應該要服從上司的命令,就像是員工要聽從老闆的命令,但如果你覺得老闆的命令會讓公司帶來龐大的虧損,你並不願意執行這個命令,這就是所謂的角色衝突,那你是寧死不從還是會執行領導者錯誤的指示?根據「史丹佛監獄實驗」和「權力服從研究」的結果,大部分的人會執行錯誤的指示。

史丹佛監獄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有24人參與實驗,從24人中隨機抽出一半飾演監獄的警衛,剩下的人飾演囚犯。第一天,平安的度過,但「囚犯」第二天便發起了一場暴動,撕掉囚服上的編號、拒絕服從命令、取笑看守。津巴多要求警衛們採取措施控制住局面,他們便開始強迫囚犯做伏地挺身、脫光他們的衣服,拿走他們的飯菜、枕頭、毯子和床、讓他們空著手清洗馬桶,最後局面完全失控,被迫終止實驗。從這個實驗中津巴多得到一個結論:「由於對角色的認識,我們會過度服從命令,即使命令有明顯的錯誤。」在實驗後面,囚犯即使接受不合理的對待,也默默的接受,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囚犯,所以要服從警衛。

權力服從研究
  根據「權力服從研究」的結果指出人類會有時甚至會違背道德、無視結果,服從權威。無法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不思辨自己的行為,還有規避自己的責任與自主性,而選擇追隨領導者或威權,忘了我們除了服從之外還有其他選擇,那就是反抗

服從權威的教導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服從權威,我們是學生就要守規矩,所以經過老師的允許才能發言、離開座位。馬戲團的人會用繩索將小象的腿綁在棒子上,防止它們脫逃,小象如果想要掙脫繩子,皮膚就會摩擦受傷。即使長大後輕而易舉就可以解脫繩子,但它們卻沒有任何的反抗,因為它會記得疼痛的感覺,所以乖乖地待在原地。我們就像小象,即使已經長大成人,有能力反抗,但服從權威的那條繩子卻仍然緊緊束縛著我們的想法。

反抗
  在職場中,護士會過度服從醫生的安排,明知醫生誤判病情,造成病人錯過黃金救治時機。副機長過於服從機長的錯誤判斷,所以造成飛行事故。其實我們可以有另一種選擇,護士可以跟醫生說應該詳細的評估狀況,再確認是何種疾病。副機長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在服從前先思考這個指示是否恰當,就可以確保幾百位旅客的平安。



 
















    在日常生活中,用「來自星星的傻瓜PK這部電影為例,故事中的男主角指出宗教領袖創造故事,讓你知道不服從權威會有可怕的後果,希望他們的話受到遵從,不能有不同的意見或挑戰,即使指示再荒謬,信徒也會盲目的服從宗教領袖。片中有一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位老先生詢問宗教大師他的妻子已經癱瘓半年,醫生無能為力,他應該怎麼辦?這位宗教大師跟神明請示後,回答他去喜馬拉雅山的一間廟宇,自然就會找到答案。而這位老先生,甚至是下面的所有信眾都相信這位宗教大師可以和神溝通,可以幫助他們找到答案,沒有人質疑。但男主角有不同的看法,當你的親人生病,你應該送他去治療,如果醫生也無能為力,那你更應該珍惜相處的時光,而不是到一千四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找一間屋子。

結論
  因為從小的教育,我們都學會了服從權威,但卻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思考事情的對錯,甚至即使是錯,我也必須服從,因為這樣才符合社會對於我們角色的期待,服從才是乖學生、乖小孩。我們應該要找回思考的能力,找回反抗的選擇,當我們要服從上級的指示前,先給自己一些時間思考,事情的對錯,思考我們的服從是否正確,不要忘了還有反抗這個選項。

參考資料:
1.史丹佛監獄實驗,維基百科
2.米爾格倫實驗,維基百科
3.來自星星的傻瓜pk圖片
4. 史丹佛監獄實驗圖片

https://regardhuang.blogspot.tw/2016/03/the-stanford-prison-experiment-movie.html

歧視都是明顯的嗎?

 歧視都是明顯的嗎?

  本周提到人們容易以他人所處在的團體產生既定印象,將對其團體的印象延伸到個人,針對特定族群的成員,僅僅由於其身份或歸類,而非個人,給予不同的對待。但所有歧視都是明顯的嗎?歧視隱性的歧視才是最致命的。 



何謂隱性歧視?

  現在許多招聘公告已經很少出現關於民族、語言、身份和身體特徵等各種顯性歧視條款,但隱性歧視仍然大量存在,比起顯而易見且具有煽動性和攻擊性的顯性歧視行為,隱性歧視更長期的潛在職場中,令被歧視者備受壓力,且沒有確鑿的證據能付諸法律行動。

隱性歧視造成分類

  並不是只有弱勢團體才會招到歧視,往往我們不加思索、無意識的想法,也會對他人造成隱性歧視,例如:將不修邊幅的人歸類為不懂得禮貌、很少笑的人脾氣認為絕對不好、單親家庭養育的小孩性格一定會有問題、胖子一定性格懶惰、女性不適合較有挑戰力的工作…… 隱性歧視使我們將他人分類,使組織內造成隔閡。
  生活中也充斥者隱性歧視,例如:開車時遇到駕駛技術較不好的來車,會猜測其駕駛員可能是女性,認為男性在開車方面還是優於女性、聽到家暴事件的時候,認定是丈夫毆打妻子,因為男性較為強壯也較有攻擊性……
  我們所生處的環境,在整個歷史脈絡下,所共同擁有的信念及價值觀,使我們產生隱性歧視,無法去認識他人"真正"的樣子。


如何降低隱性歧視?

  徵試方面:能使用結構化面試(按照面試提綱上的問題一一發問的面試)比非結構化面試(沒有既定的框架、靈活對話的面試)更能預測員工的工作表現,因為面試的結構性越差,就越容易讓偏見有機可乘。

  個人方面:捨棄個人主義,不要用自己的人生經驗、背景去評斷他,隨時提高警覺、換位思考,接收並理解不同的身分,培養多元化態度思考。

結論

無論是顯性或隱性的歧視,對員工的生產力都有著巨大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管理者是否認知隱性或顯性歧視的存在與否,如何降低、消弭職場中顯性或隱性的歧視,讓員工們能心無旁騖地貢獻所能,不被種種不公平的現象所困擾,是管理者必須面對的棘手問題。


參考資料:
自由時報
http://www.ltn.com.tw/
哈佛商業評論 
https://www.hbrtaiwan.com/
經理人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談川普勝選:THIS ISN'T ABOUT ANTI-TRUMP


前言
在第十週課堂討論談到了多元化與性別的議題(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s & Gender Issues)
以下針對課堂上所提及的內容與個人想法,與在美國才剛落幕不久的總統大選一事相提並論,探究其中的關聯性。

即將入主白宮的下任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川普的勝選跌破了不少人眼鏡,或許事後諸葛他的勝選原因背後可從社會學或政治學角度深掘,有其脈絡可循,但這裡我所欲談論的,並非政治正確與否,而是川普在作為一名共和黨總統參選人至總統候選人期間,在其身份地位下透過公開管道所發表之言論,而社會回應所代表的意識形態。無論是公開地針對墨裔移民將大多數的他們貼了等同於毒品、犯罪甚至是強暴犯的標籤。或是穆斯林、猶太人也在川普選舉操作下成為祭品。



“When Mexico sends its people, they're not sending their best. They're not sending you. They're not sending you. They're sending people that have lots of problems, and they're bringing those problems with us. They're bringing drugs. They're bringing crime. They're rapists. And some, I assume, are good people.”



  •  Muslin Database : 新聞指出川普揚言限制伊斯蘭教徒入境及強制控管在美穆斯林之行蹤。
         (註:美政府自911事件其實已有一定程度控管)
  •  Anti-Judaism : 川普在推特發布了一張批評對手是史上最貪污的參選人其中用了猶太文化的象徵大衛之星(Star of David),被指控反猶太人。
          (註:CNN TOPIC:Trump tweets image depicting Clinton, cash and the Star of David)



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川普對於女性的作為及言論,在其參選期間不僅有多件性騷擾指控、對女兒“性吸引”的評論、在辯論會後對女主播的嚴重言語影射以及遭各界所撻伐的過去針對女性的評論影片,即便後來川普聲稱那只是更衣室談話(Locker room Talk)。

“She gets out and she starts asking me all sorts of ridiculous questions," Trump said in a CNN interview. "You could see there was blood coming out of her eyes, blood coming out of her wherever. In my opinion, she was off base.”

這些言論及行為不止是作為彰顯其個人想法或者風格的媒介,重要的是在這樣赤裸的證據曝光下,美國社會又怎樣地去回應這樣的一位重要人物,畢竟現在站在螢光幕前的是未來可能勝選繼任的總統候選人不是嗎?在這樣的行事風格所塑造出的總統候選人,大眾還能接受嗎?假使時至今日,川普敗選了,社會所檢討揶揄的會是"Donald Trump, a failed presidential candidate, a racist and a sexist"。但現實上並非如此,川普最後還是贏了大選,這實在讓人好奇,這是很單純的如他人所譏諷“瘋子vs騙子”的選擇題嗎?

無論川普的言論行為在打這場選戰當中,是否只是一場戲?為了政治行銷,不惜挑撥族群、性別的對立?或許自始至終,這根本就是不同層面的問題。畢竟我們無法分辨川普支持者支持的原因的邏輯,到底會不會因為其言論行為而轉為不支持?或是因為其言論行為而後支持或者更支持?還是或許本來就死忠支持所以他的作為為何根本無所謂?但單就他的勝利讓其支持者合理化他的行為而衍生追隨者動亂的潛在危機,這代價應該很難估計。如果今天站在純政治的角度來看,選誰本質上是賭博,你怎麼能確定你神聖的一票落在了對的人身上?所以也就只能每個人各憑本事判其喜好了不是嗎?如果今天站在認同“多元化及性別差異議題”是某種文化程度的指標來看,川普勝選背後的意義還會相同嗎?現在難以定論的是,到底是"Make America Great Agian!"還是"Make America Back Again!"

此外,課堂所提及的交響樂團徵選將觀眾矇眼的實驗套用到這場選舉的結果會是如何?也令人感到好奇。

我認為,或許多元化與性別差異的議題是以"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為目標,讓社會在文明化的過程當中,試著接納人本的各種不同,弭平無論先天或是後天的個體、群體差異所帶來的不合理待遇,然而這個目標不會有其終點,不論是我在課堂中所聽聞的、現實生活中所體認的,或是看看台灣現在社會的同性婚姻法議題,都是一條艱辛漫長的路。

No.12: 周書田 沈慶霖 張鈞宏 林子群 林宇軒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你知道自己有潛意識偏見嗎?

你知道自己有潛意識偏見嗎?

    我們都自認為自己是全球化的新好公民,對於身邊所接觸到不同性別、國籍、種族、階級、年齡、宗教以及文化的人,我們都能夠敞開心胸去包容和接納他們,可是當你這麼認為你自己沒有任何偏見的時候,你其實卻在無意識中帶著偏見來看待這世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有偏見,即便你是一個公認的好人。然而,要得知這種偏見卻又十分困難,只有藉助特殊的測試,或是在某一時刻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才有可能能發現。
你有沒有過經驗是當需要有人幫忙一起搬運東西時,有時會無意識中直接找男性幫忙;又或是當遇到黑人時,有人會認為他們的生活比較困苦甚至是複雜;抑或像現在廣受大家討論的同性戀的議題,有些人表態支持同性戀,卻極力否認自己是同性戀的現象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呢?那是因為我們內心存在著潛意識偏見。


我們為什麼會有無意識的隱性偏見?


TED的演講者Yassmin Abdel-Magied說過潛意識偏見來自於這個世界對我有甚麼期待和它怎麼對待我,而書籍《盲點》也提到這種隱性的偏見,是一種無意識的社會認知錯誤。潛意識偏見造成的結果是荒謬地以及有害地使我們的勞動力缺少多元性,特別是在有影響力的職位。

如何解決潛意識偏見?

Yassmin Abdel-Magied說:「我們要做的是找到並且承認這種偏見的存在。
我們如果要解決這種問題就必須自己有知覺地找到自己的潛意識偏見,並且去承認和面對它,這樣我們才能夠改變自己的潛意識偏見,而不是去逃避讓潛意識偏見繼續存留在腦中。我們都有可能會受到他人的潛意識偏見,但我們並不是受害者,我們不能夠因為覺得自己受害而退縮,我們自己應該要先踏出去,並且去指導那些與我們的生活範圍相反的人,每一個人都可以為改變世界付出一份心力。
Vernā Myers提出了消弭偏見的三個具體作法:
1. 我們必須停止否認,不再裝好人
「我在多元化領域努力多年,但還是有相當多的偏見。」,第一步就是不用刻意掩蓋心中的偏見,而是去尋找證明你那些刻板印象是錯的數據分析,這將有助於我們重建大腦自動發生的聯想。
2. 接近年輕黑人男性(或你帶有偏見的族群),而非遠離他們
「擴張的你的社交和專業圈,走近一點,建立關係或友誼,讓你看到對方只是純粹另一個人類的那種關係,然後真正地去推翻你的刻板印象。」
3. 當我們看到不對的事,我們必須有勇氣說出
Vernā Myers強調,我們必須不刻意為了保護孩子,而不讓他們知道歧視與偏見的醜惡。「為什麼偏見不會消失,還世代相傳,正是我們什麼都不說。」

結語

潛意識偏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默許它繼續存在並且深根在我的社會中,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並承認自己,幫助更多的人走出潛意識偏見,也鼓勵身邊的人意識到潛意識偏見的問題,為消弭潛意識偏見付出小小的心力。
「我們必須將我們的目光超越無意識的偏見,如果我們要創造一個充滿機會的世界,我們就必須替人們開啓希望之門。也許你覺得多元文化跟你無關,但是我們都同在一個社會體制裡,我們可以一起成為解決方案。」--- Yassmin Abdel-Magied

今天你發現你的偏見了嗎?

第六組:張簡佩珊、李宜芳、劉婷葦、林怡廷、劉芷萱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